2020-03-21 17:00:00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s://nx.huatu.com/jiaoshi/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宁夏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0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之古代考试制度,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4宁夏教师招聘考试微信号】 ,更多资讯请关注宁夏教师微信公众号(ningxiajsht),宁夏教师招聘考试咨询电话:18295188220, 微信号:HT15202602573本文地址:https://nx.huatu.com/2020/0320/1525840.html
添加企业微信领取资料哦
今天已经是3月20号了,春天来了,大家复习的怎么样呢?宁夏华图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综合素质》中的古代考试制度,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
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到了汉代,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惠帝、吕后(二人执政时间为公元前194年—前180年)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开始有了科目。
一、察举征辟制(汉)
汉代的选拔官员制度。所谓察举,就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管辖区内进行考察,发现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以“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等名目,推荐给中央政府,经过的考核,任以相应的官职;所谓征辟,是由皇帝或地方长官直接进行征聘。
察举和征辟,对于原先实行的世禄世卿制来讲,是一大进步。但是这一制度又带有举士和举官不分,选举和考课不分,选举与教育分离,没有选官的专职官员,先选后考等特点,给各级官吏在察举和征辟中徇私舞弊留下很多缝隙,所以到了东汉末年,竟然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怪现象。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实行了1300年之久,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二、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科举制度
科举制产生于隋朝,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在1300年之久。
科举制的沿革
朝代 | 沿革 |
隋朝 | 隋文帝建立分科考试 |
隋朝 |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
唐朝 | 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
唐朝 | 武则天增加了武举和殿试 |
北宋 | “糊名制” |
明朝 | 八股取士 |
清朝 | 废除科举制度(1905年) |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的程式,字数有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录取。甲赐进士及第,甲赐进士出身,第赐同进士出身。甲录取三名,名俗称,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甲名俗称传胪。
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和科举制相关的成语
:使用黄色的纸对外公布公告。
蟾宫折桂:蟾宫指代月宫,传说月宫中有一只长三条腿的蟾蜍,因此称月宫为蟾宫。去月宫折桂花,很难办到,用蟾宫折桂指代科举考中。现在在考试前吃桂花糕,就是为了取好彩头。
独占鳌头:相传皇宫宫殿之前刻着巨鳌,只有才有资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单。
五子登科:源于窦禹钧。窦禹钧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举。相关的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
名落孙山:书生孙山与同乡去考试,回来之后,乡人问他,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中举,孙山回答:中举名单较后一名是我孙山,你家孩子在我之外。用委婉的方式告知没有中举。
试题与练习
1、【2016年下小学】某官员出身寒微,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下列选项中,该官员生活的朝代可能是( )。
A.西汉 B.东汉 C.东晋 D.唐代
2、【2014年下小学幼儿】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有“连中三元”之说,其中“三元”指的是( )。
A.秀才、举人、进士 B.、榜眼、探花
C.解元、会元、 D.乡试、会试、殿试
3、我国有很多与科举相关的成语,其中( )是形容应试者获得了名。
A. B.连中三元 C.蟾宫折桂 D.名落孙山
4、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有误的是( )。
A.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被称为秋闱
B.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C.殿试制度始于元
D.范进参加的是乡试
5、科举是我国古代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假如古代某位考生在参加某级科举考试中获得“解元”,即该级考试名,那么,他之后通常应参加的更高一级考试是( )。
A.乡试 B.殿试 C.会试 D.童试
答案:1.D 2.C 3.B 4.C 5.C
看完别忘了做练习奥,多练习多记忆,这些可以慢慢记住的。更多相关考试信息请关注宁夏华图公众号(ningxiaht)。
(编辑:liuguirong)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