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7:06:01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在线公众号
★宁夏公务员备考资料领取★
添加企业微信领取资料哦
点击查看:2025版政治理论三本套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26日下午表决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条文13件,修改条文34条。
其中引发较多讨论的就是个别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较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来源:互联网)
今年我国修订了多部法律,当前引发讨论较多的就是刑法修正案中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
有人认为这很好,年龄不再是某些罪犯的保护伞。有些人认为年龄还小,走上犯罪也主要还是外界的原因。
对此,你怎么看?
刑法修正案中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是我国在预防和惩治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一项重要进步,也是我国基于实践来进行法律完善的一个典型表现,其意义深远。
首先,法律具有天然的滞后性,当法律诞生之日起,实际就已经和社会有所脱钩。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的修订,此次的修订也只是众多修订中的一个。其中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引起众多讨论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该条款修订的必要性。
其次,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他们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不是为个别犯罪份子提供说辞和保护伞。
而我国现行刑法中,为保护未成年人,将刑事责任定义在14岁及以上。这个出发点是好的,考虑到了未成年人本身心智不全,易受影响这一点。
但这却在部分司法实践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不满。甚至在网上出现了“我不满14岁,杀人放火又如何”这样的调侃语言及相关不正确的价值导向。并且,对于个别家长,还存在修改年龄,企图帮助其子女逃脱法律制裁的不法行为。
而网络化的当下,孩子的心智普遍早熟,12~14岁这一阶段已经具备了比较的认知,所以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本次修改既遵守了实践的需要,又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刑法修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惩治谁,而恰恰是为了法律去约束相关群体的行为,防止他们走上歪路,确保更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法律作为约束的较后一道防线,通常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我们要更多的从教育层面去帮助孩子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尽量从道德层面去给他们指引,其中较为关键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当孩子出现思想异常时,要及时介入,决不能等悲剧发生后再说“我当时这样做就好了”之类的无用话语。
而学校要担起社会责任。学校教育不止于应试教育,好孩子的评判标准也不仅仅是成绩而已。这就需要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和普法工作,教会他们明辨是非,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较后,未成年人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成长道路必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停留在指责谁,惩罚谁的阶段。要深入剖析事情产生的原因,从而方便我们从法律制度层面去防止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让的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让祖国未来的花朵可以更加绚丽的绽放。
(编辑:wangxuan02)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