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8 22:08:35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s://nx.huatu.com/jiaoshi/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宁夏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1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教综知识类——孔子,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4宁夏教师招聘考试微信号】 ,更多资讯请关注宁夏教师微信公众号(ningxiajsht),宁夏教师招聘考试咨询电话:18295188220, 微信号:HT15202602573本文地址:https://nx.huatu.com/2021/0128/1595596.html
添加企业微信领取资料哦
孔子
【人物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
【相关著作】《论语》
【主要理论】
1.关于教育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2.关于教育对象
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
3.关于教育目的
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即“学而优则仕”。
4.关于教育内容
《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包括“六经”。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孔子的教育内容偏重社会人事与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1)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是在教学实践中较早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的各自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2)启发诱导的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是世界上较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3)巩固性原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4)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
(1)立志有恒。《论语·子罕》:“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孔子教育学生要“志于仁”。“仁”是孔子的较高道德标准。
(2)自省自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
(4)改过迁善。要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他人的过错采取谅解的态度。
7.教师观
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育名言】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试题示例】
1.【单选】( )是我国历史上较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朱熹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较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故本题选C。
2.【单选】在我国古代,由孔子的学生收录孔子的言论整理而成的( ),可以看作是一部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大学》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语》。孔子是中国古代较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由其弟子收录在《论语》中。故本题选B。
3.【单选】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在教学中应( )。
A.理论联系实际 B.及时巩固
C.因材施教 D.启发式教学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题干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指教学中应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故本题选D。
(编辑:xiedan)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