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6 15:23:48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网络
★宁夏公务员备考资料领取★
添加企业微信领取资料哦
点击查看:2025公务员备考资料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 习得性无助的关键词“多次失败之后会放弃努力,被动屈从”,C选项中出现错误之后工作细致了很多,和关键词不符,因此本题答案是C选项。A选项训斥之后认为没有音乐天分,不愿意弹琴,B选项分手之后再也不敢和女孩交往,D选项求职失败之后对外出工作不抱有热情,都和定义的关键词符合。
2.答案:B
解析:
隐蔽贫困的关键信息是“用一般的人均指标完全可能覆盖的”“难以发现的”。A、C、D三项中涉及的都是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地区,采用一般的人均指标反映贫困状况时,这些贫困人口会因整体的人均指标较高而不易被察觉。B项,中西部贫困山区属于公开贫困,与隐蔽贫困相对。故本题选择B。
3.答案:C
解析:
A项,老林处于亏损中,如果按照框定效应,涉及损失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偏好的话,老林就应该继续炒下去,但事实上老林没有再炒,此行为与定义不符。B项,根据框定效应,小丽被罚款的沮丧程度应强于捡到钱的高兴程度,但事实上小丽被罚款后还暗自庆幸捡到过钱,故该项与框定效应不符。C项,两个转移方案其实是一样的,但领导此时会认为方案一中的收益是确定的,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厌恶,符合框定效应的定义。D项,购买钻戒本无价格可考,但店员有意无意给出了万元参考值,这其中不存在风险偏好,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
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外部不经济性强调“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或额外费用”且“他人并未因此得到补偿”,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某项新技术发明被他人使用”、B项“行人都可以享受到花香”、C项“游居民大量植树改善了下游居民的水源质量”都是给他人带来好处或收益,不符合“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或额外费用”。而D项“>农民使用农药过量造成污染”给环境造成污染,也给他人带来不利影响,符合“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或额外费用”,同时“>却并没有赔偿受害者”体现了定义“他人并未因此得到补偿”,两个条件均符合。因此答案为D。
5.答案:A
解析:
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群体”,“自己过去的记忆”。
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的广泛流传的大禹治水的传说,完全符合关键词,因此属于集体记忆;B中的旅游资源的记录片,C中的某项工作的文件汇编,都不是对过去的记忆,不符合关键词“自己过去的记忆”,因此均不属于集体记忆;D中的介绍邻国历史的教材,是对别人的过去的记忆,不符合关键词“自己过去的记忆”,因此不属于集体记忆。综上,故正确答案为A。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