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 15:51:00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nx.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网络
★宁夏事业单位备考资料领取★
添加企业微信领取资料哦
事业单位笔试备考已经开始,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难免会遇见各种的问题,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出现的。
考察内容主要集中在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和认识论部分。在认识论中较首要较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1、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1)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都是客观实在的。例如农民种地,作为实践主体的农民、实践客体的土地、农耕的这种实践手段,都具有客观实在性,所以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的;(2)实践能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可以把人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例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就是要把蓝图变为现实,把理论付诸于实践,这样才能构建美好家园。
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特殊能动性。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较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较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蜜蜂筑巢固然精美,也只是一种动物的本能;但是人类建筑师再怎么愚笨,他的行为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所以人的实践体现了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1)社会性:实践是社会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于的社会关系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例如中国的航天事业,就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成果;(2)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下,实践活动的形式、规模、水平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实践活动会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例如:1967年中国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中国地外天体的软着陆,2021年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中国实行了从地月系向行星际的跨越,这就说明了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的差距,会导致实践活动的规模和水平有所不同,所以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编辑:宁夏华图)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