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 13:46:45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nx.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未知
★宁夏事业单位备考资料领取★
添加企业微信领取资料哦
一、《木兰辞》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创作年代——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个朝。
386年拓跋珪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木兰辞》中文化考点延伸
《木兰辞》又称《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收录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壁”。诗歌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文中的主要文化常识
(1)可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较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唐代贞观四年,击败东突厥后,西域各国君主在长安尊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
(2)阿爷——指父亲。古代对父亲的称谓有先府君,家大人,家君,家严,令尊等。对母亲的称谓有萱堂,家夫人,家母,家慈,令堂等。
(3)鞍——乘马用具
(4)鞯——马鞍下的垫子。
(5)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6)黑山——位于今呼和浩特市东南。
(7)胡骑——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8)朔——指北方。与之对应的东方称嵎夷、晹谷,南方称南交,西方称西日、昧谷(《尚书·尧典》)。朔本意指新月,即每月农历初一时的月相。
(9)金柝——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我国古代将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敲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者五夜。
(10)寒光——清冷的月光。古代诗词中对月光的美称有兔辉、轮辉、银辉、金波、兔影、素晖、素影、晖素、圆影、娥影、清辉、蟾光、蟾彩、月华、桂影等。
(11)明堂——皇帝用来祭祀、接见诸侯、选拔等所用的殿堂。
明清两代的帝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场所有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为明、清两代帝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明清两朝帝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较大的祭地之坛。
朝日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春分之日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地方。
夕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秋分日祭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神祇的地方。
太岁坛,又称太岁殿,位于先农神坛东北,是祭祀太岁神及十二月将神之地。
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先农诸神的场所。
先蚕坛是明清朝皇帝的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
社稷坛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祇的祭坛,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
(12)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也指美女或比喻艳丽的花卉。
(13)花黄——当时流行的一种化妆款饰,把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一点黄的颜色。这种化妆方式起自秦代,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始成为流行的妇女面饰。
与花黄相近的额饰还有花钿。花钿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较多,以金、银等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起源于南朝寿阳公主,又称为“寿阳妆”或“梅花妆”。
(14)成语“扑朔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试题练习
1.下列成语与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 投笔从戎——班超
B. 横槊赋诗——曹操
C. 程门立雪——匡衡
D. 扑朔迷离——花木兰
【答案】C
【解析】“程门立雪”出自《宋史》,指杨时与好友游酢为了不打扰程颐休息而在门外冒雪等候。匡衡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闻名于世。
A项:投笔从戎,出自《后汉书》,指文人从军,对应人物:班超。
B项:横槊赋诗,出自《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对应人物:曹操。
D项: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指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对应人物:花木兰。
因此,选择C选项。
2.关于魏晋南北朝诗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燕歌行》标志着我国七言古诗的成熟
B. 曹丕是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
C. 《木兰曲》和《西洲曲》并称中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D. 陶渊明完成了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开山水诗一派
【答案】A
【解析】《燕歌行》为曹丕的七言古诗,更是我国文学史上较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七言诗的成熟。
B项:曹植是我国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在他现存的九十多首诗歌中有六十多首都是五言诗。并非曹丕。
C项: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并非《西洲曲》。
D项:谢灵运完成了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开创了山水诗一派。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因此,选择A选项。
3.在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按更报时。“三更”相当于现在的时间为:
A. 17时—19时
B. 19时—21时
C. 21时—23时
D. 23时—1时
【答案】D
【解析】古代一个更又称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旧时“一更”指19时—21时,推算到“三更”为23时至次日1时。因此,选择D选项。
4.有土地才有粮食,有粮则安,无粮则乱。因而帝要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历代帝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是:
A.太庙
B.嘉量
C.社稷坛
D.吉祥缸
【答案】C
【解析】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祇的祭坛,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嘉量是古代量器,吉祥缸是指置于宫殿门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用的水缸。古时又称之为“门海”。故本题选择C。
(编辑:wangxuan02)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