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6 14:55:51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宁夏华图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领取★
添加企业微信领取资料哦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中的一部分,在近几年的考试中题目数量基本稳定在40个,占比约30%。言语的文字材料比较长,部分材料内容涉及科普、时政等,阅读难度比较大。占比高、材料长、难度大等多个原因,导致言语在实际考试过程中费时长、容易错。许多考生因为平时对文字阅读比较熟悉而忽略了对言语的复习,其实言语的复习还是需要大家高度重视,多做题来阅读速度并掌握考试规律。但是毫无的战术较后结果可能事倍功半,所以建议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学习言语的速读方法与,在战术中有针对性地做题效率。华图教育结合近几年言语考试试题,给大家更新整理了很多言语做题的方法与,如行文脉络法、关联词法、话题一致的方法等。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代词指代”的方法,代词就是我们常见的例如“这、此、那、他、她、它”等可以指代名词或名词短语的一些词,在言语考试中,当代词出现在文字材料的末尾时,代词指代前文的宏观内容,引出文段的。如题:
【例】时间是大自然的产物,节气展现的则是农耕文明的智慧。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便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极大肯定。先民观察天文地理、气象物候,来感知自然变化、安排农业活动,敬天顺时,依农得时,从而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所谓“认识一个民族,其实就是认识它如何使用时间”,节气犹如包裹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密码,具有时间性与实践性的双重含义。从中既可以窥探出古人如何让人之理性追问天地运行与造化万物,更鲜活地展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从自然中推演人文,在人文中回归自然,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
这段文字的主旨为:
A.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农耕实践中观察自然、顺应自然的成果
B.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中华文化的肯定
C.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
D.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就要先认识二十四节气
文段首句强调节气的重要性,接下来介绍二十四节气有文化内涵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含义及展现的文化理念。尾句代词引出,强调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选择C项。
上面例题,让大家初步对代词指代的方法有所认知,所以大家在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标题填入题等此类需要找的题型中,如果出现代词,要知道该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如果代词出现在末尾,一般都会引出句。在逻辑填空题中,代词有时候可以提示空格中的信息。在语句表达题中,代词可以提示话题。
(编辑:changyan)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