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15:48:39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s://nx.huatu.com/jiaoshi/ 文章来源:华图教师
【导读】华图宁夏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师发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常识判断考情简介及备考指导,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4宁夏教师招聘考试微信号】 ,更多资讯请关注宁夏教师微信公众号(ningxiajsht),宁夏教师招聘考试咨询电话:18295188220, 微信号:HT15202602573本文地址:https://nx.huatu.com/2021/0909/1640149.html
添加企业微信领取资料哦
2018年上半年由安徽、宁夏、陕西、广西、云南、湖北等十省联考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早已落下帷幕,由较初上海试点到如今数省联手,影响力不可小觑。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落实,教师社会地位、薪酬待遇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自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竞争压力也将会很大。好在之路不止一条,除了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农村特岗教师招聘外,事业单位教师岗(D类)不失为另一种选择。但D类考试在考查形式、考试内容、试卷结构、难度等方面与前两种有很大的不同,也与通常意义上大家熟悉的公考不尽相同。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部分,考查模块涉及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五大模块。现安徽华图教研团队为各位摩拳擦掌准备应战下半年D类考试的考生分篇章整理了该部分各模块的考情、考务,并深度剖析试题、直击考点,助力考生拿下,胜券在握。
一、常识判断考情分析
对试题的分析,常识判断模块隶属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总题量一般25题,参考作答时限10分钟。其中教育常识题量一般不超过8道,且以考查教育综合知识为重,除此之外其他题目多为与公考相似的通用模块的知识。参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2015版),该模块主要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主要涉及教育、文化、历史、政治、自然、经济、法律等方面。概括起来,常考点主要涉及教育常识、科技人文、国情地理及法律常识,经济常识相对考查的较少。总体来看,该模块有明确的备考方向和针对性,考查以客观题形式,难度适中。但因所涉及领域颇多、知识面广、知识点多且细碎,可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考生应注重平时的积累,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方能考场上轻车熟路。此外就教育常识来说,目前考题考点主要出自教育综合,多为基础性知识,难度一般,对有资格证、招教备考经历的考生而言,可谓小菜一碟。但也不能因此轻视对该部分的复习,毕竟应对《综合应用(D类)》也需要扎实的教育综合基础。
二、常识判断常见考点及典型例题剖析
表一 常识判断试题分析之考点分布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
题号 | 宁夏 | 题号 | 云南 7月 |
题号 | 湖北省直 | 题号 | 湖北武汉 | 题号 | 6.3联考 | 题号 | 5.26联考 |
1 | 教学原则 | 1 | 孔子 | 4 |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 | 1 | 《论语》 | 1 | 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 1 |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
2 | 学习动机 | 3 | 学校文化 | 5 | 教育人物及思想 | 2 | 陶冶法 | 2 | 个体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 | 2 | 教学设计 |
3 | 格言激励 | 5 | 教育目的 | 6 | 学生的权利 | 3 | 行为改变的方法 | 3 | 学习困难学生 | 3 | 羊群效应 |
4 | 环境 | 8 | 素质教育理念 | 8 | 身心发展的规律 | 4 | 从众 | 4 | 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 4 | 家校沟通 |
5 | 多媒体教学的要求 | \ | \ | 9 | 戴尔“经验之塔” | 5 | 义务教育法 | 5 | 班主任领导方式 | 5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6 | 家庭环境 | \ | \ | 10 | 学习迁移 | 9 | 格言激励 | 6 | 人际关系:竞争 | 7 | 头脑风暴 |
7 | 新课改理念 | \ | \ | 11 | 格言激励 | \ | \ | 7 | 教学评价 | 8 | 知觉的特性 |
8 | 义务教育法 | \ | \ | \ | \ | \ | \ | 8 | 教育方法 | \ | \ |
虽然考试大纲并没有明确指出常识判断中教育常识的考查内容,但对近几年试题的分析(见表一)不难发现,该模块的考点主要涉及到教育学部分的教育人物及教育著作,常见教育法律法规(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或德育方法、学生与教师,心理学部分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课堂管理、心理效应等。现结合典型试题,从部分考点具体内容着手,让各位考生在直观感受、初步认知教育常识的同时,体验该部分考查的难度深度。
考点1:教育人物及思想
教育及教育学发展史上国内外的教育家有很多,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也有不少。考生可复习我国古代教育人物孔子、重要教育著作《论语》《学记》、常考国外教育人物,如苏格拉底、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杜威、布鲁姆、布鲁纳等。详细内容,参见表二。该类型题以识记性为主,考题通常考查教育人物及其教育思想的对应关系为主,较为简单。
表二 常考教育人物及其教育思想
人物 | 著作 | 主要思想 |
孔子 | 《论语》 (非孔子本人所作) |
教育的作用:社会作用:庶、富、教;个体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的目标:礼贤下士 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教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思孟学派 | 《学记》 (较早的教育学专著) |
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教师及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师严而道尊” 教学经验:“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 教学原则:“豫、时、孙、摩”;“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不躐等”,“相观而善之谓摩” |
苏格拉底 | \ | 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启发性;步骤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 |
昆体良 | 《雄辩术原理》 | 该著作古代西方部系统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
夸美纽斯 | 《大教学论》 | 概括了班级授课制度和学年制,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等)和“泛智教育”思想(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
洛克 | 《教育漫话》 | 绅士教育;白板说 |
卢梭 | 《爱弥儿》 | 自然主义教育 |
赫尔巴特 | 《普通教育学》 | 教育学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提出:教育的较高目的是道德;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
杜威 | 《民本主义与教育》 |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等 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儿童中心课程论 |
布卢姆 |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
布鲁纳 | 《教育过程》 | 发现学习 结构主义课程论 |
苏霍姆林斯基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 | 和谐教育的思想 |
【试题再现】5.关于教育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6 湖北)
A.卢梭提出了“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有机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B.夸美纽斯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C.“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是由杜威提出的
D.洛克一方面强调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儿童;另一方面,又强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教育人物及其思想。选项A、B、D均出现了张冠李戴问题,A应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B是卢梭的教育主张,D项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故本题选C。
考点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主要考查考生对各规律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如题干给出的教育名言或教育案例所体现出哪一发展规律,或规律对应的教育启示等。具体内容,参考表三。
表三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启示
规律 | 内涵 | 教育启示 |
顺序性 |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的顺序性。 | 循序渐进 |
阶段性 |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 针对性教育;抓主要矛盾 |
不平衡性 | 个体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表现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水平。 | 抓关键期 |
互补性 | 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 长善救失 |
个别差异性 | 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如不同儿童在同一/不同方面上,不同儿童在不同个性倾向性上,群体间的差异等。 | 因材施教 |
(编辑:luohongyan)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