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6 09:37:38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宁夏公务员备考资料领取★
添加企业微信领取资料哦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知识点是“从天到地”。
一、行星
恒星 | 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星体,比如太阳和大多数发光的星星。 |
行星 | 按接近圆形轨道绕恒星转的星体,比如八大行星。 |
彗星 | 俗称“扫帚星”。按抛物线轨道与恒星擦肩而过的,或者按曲率很大的椭圆轨道绕恒星转动的星体,是由雪、尘埃、氨气构成的,当靠近太阳时,因被加热,雪升华成水蒸气而形成彗尾。哈雷彗星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世界最早的彗星记录是《春秋》中记录“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
卫星 | 绕行星转动的星体,比如月亮、人造卫星、木星的各个卫星。 |
流星 | 在划过大气层时发光发亮的星体。公元前687年《诗经》中的“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世界上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
星星有暗有亮 | 星星的发光能力不同,距离地球远近也不同 |
星座形状改变 | 肉眼可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恒星在运动 |
星星闪烁 | 大气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星星十分清晰,没有闪烁 |
冬夜星星稀少 | 冬天地球转到了和夏天不同的位置,我们看到是银河系的边缘部分。 |
黑洞 | 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连光也不能逃脱,但黑洞也会释放出部分射线,是科学家首先从理论上进行预言的特殊天体。 |
二、太阳
1.太阳及太阳活动
太阳能 |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氢转化为氦的热核反应(核聚变) |
太阳活动周期 | 或称为太阳磁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他现象的准周期变化,大约11年为一个周期。 |
太阳黑子 | 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中国公元前140年前后(西汉)成书的《淮南子》中记载的:“日中有踆(cūn)乌。” |
耀斑 | 耀斑的产生源于磁场能量的快速释放,发生在色球层,会严重干扰电离层对电波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使得部分或全部短波无线电波被吸收掉,短波衰弱甚至完全中断。 |
太阳风 | 即太阳风暴,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时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影响:①影响地球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②促成彗星彗尾的形成;③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④干扰卫星通讯,影响卫星运行 |
太阳能 |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氢转化为氦的热核反应(核聚变) |
极光 | 极光产生的条件:大气、磁场、太阳风,三者缺一不可。极光发生在电离层 |
天文单位 |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被定义为一个天文单位 |
光年 |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叫光年 |
2.日食
成因 | 太阳、月球、地球运行到同一直线上,月球挡住太阳光,月球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 |
时间 | 只发生在朔,即农历初一,但并不是每次朔都会发生。 |
类型 | 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 |
过程 | 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日食从西边开始,我国西部居民先看到。 |
观测 | 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失明。 |
最早的日食记录见于中国《尚书》。夏、商、周断代工程利用了中国古籍中丰富的日食记录 |
3.太阳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黑子与三个纬度带的降水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2)对电离层的影响,表现在耀斑爆发影响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或中断。
(3)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三、月球
1.月球
月球 |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人类探索宇宙星际航行第一站 | ||
自转 | 自转周期为27天多,一个昼夜几乎相当于地球上一个月,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 ||
绕地球公转 | 造成月圆月缺 | 没有空气 | 声音不能传播 |
引力 | 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 表面布满环形山 | 由陨石撞击形成 |
能源 | 氦3,够人类用1万年 | 没有磁场 |
月球体积小,其引力不足以吸引住太空中的气体,所以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2.潮汐
潮汐 |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主要是月球)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
钱塘江大潮 | 天下第一潮,北宋潘阆《观潮》中名句: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
3.月食
成因 | 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遮掩而发生 |
时间 | 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即“望日” |
类型 | 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地球直径是月球的4倍,因此不能形成环食 |
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 | |
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
四、地球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大陆地壳的厚度一般为35~45千米
地幔: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
地核: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1936年,莱曼根据通过地核的地震纵波走势,提出地核内还有一个分界面,将地核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由于外地核不能让横波通过,因此推断外地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约40700公里。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是一个大圆。
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是南北纬线的起点(即零度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赤道是地球上重力最小的地方。
4.经线和经度:为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指示东西位置。经度泛指球面坐标系的纵坐标。数值在0至180度之间。
5.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赤道的纬度为0°,将行星平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6.纬线和纬度:纬度线实际上是不同半径的圆。有相同特定纬度的所有位置都在同一个纬线上。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也叫“纬线圈”。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7.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周期: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的半长径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周期为一恒星年,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黄道与赤道交角(黄赤交角)为23°27′。
(编辑:宁夏华图)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