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5 10:48:01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s://nx.huatu.com/jiaoshi/ 文章来源:华图教师
【导读】华图宁夏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师发布: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心理学常识部分(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4宁夏教师招聘考试微信号】 ,更多资讯请关注宁夏教师微信公众号(ningxiajsht),宁夏教师招聘考试咨询电话:18295188220, 微信号:HT15202602573本文地址:https://nx.huatu.com/2021/0825/1637694.html
添加企业微信领取资料哦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故本题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发挥优势,长善救失,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因此,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互补性的特征进行。故本题选B。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较近发展区的相关观点。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迁就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或应降低教育的标准与要求。教育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较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及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较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较能敏感的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边,促进学生的发展。故本题选C。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是长期性。故本题选B。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教育的性质。“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的优势是针对性。因为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了解的更多,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故本题选D。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故本题选D。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的动因论。题干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强调遗传的决定作用,所以属于遗传决定论观点。故本题选A。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的动因论。心理学家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故本题选C。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的顺序性。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故本题选A。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陵节而施”指的是超过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故本题选A。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